LONG ENERGY

NEWS

龙基能源提前布局农林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助力巴彦淖尔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Date:2023-06-08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时强调,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

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深入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2021-2030年是“三北”工程六期工程建设期,是巩固拓展防沙治沙成果的关键期,是推动“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要统筹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保护修复,加强治沙、治水、治山全要素协调和管理,着力培育健康稳定、功能完备的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

“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龙基能源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提前布局清洁、可再生能源及农林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助力巴彦淖尔市书写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多彩答卷。

640 (2)_副本+++.jpg

龙基能源集团旗下内蒙古杭龙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是集团在内蒙古投资建设的一所农林生物质直燃电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蒙海工业园区。杭龙项目是国家鼓励的精准扶贫模式、惠民工程,属于清洁、可再生能源及农林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精准扶贫项目。目前,已列于国家发改委全国100个生物质热电示范项目之一。

杭龙项目所在的巴彦淖尔市是农业大市,秸秆农作物种植1200多万亩。杭锦后旗又是国家粮食生产重点县,也是全国知名的葵花种植基地,各类秸秆等农林废弃物总量达265.3 万吨。在杭龙项目运行之前,当地农民对秸秆处理方式一直以焚烧为主,给当地环境和土壤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同时存在巨大的火灾隐患。

杭锦后旗政府立足于秸秆能源化综合废物利用,在改善环境的同时,实现农民增收致富,2017年以招商引资方式引进龙基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投资2.77亿元,依托巴市当地丰富的秸秆等农林废弃物生物质资源,建设运营1×30兆瓦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

2019年5月8日,杭龙项目正式并网发电,经过4年时间的运行,杭龙项目的管理、团队建设日趋成熟,构建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1+1+2+N”的绿色低碳能源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燃料保障体系,并持续有效运行。机组设备保持经济、高效、长周期运行,年发电量超2.1亿千瓦时,目前已累计为社会提供绿电7.1亿余千瓦时,节约煤碳约5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79万吨,相当于植树6400万颗。杭龙项目的运行实施,有利推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动巴彦淖尔实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目标。

同时,杭龙项目的建成和运行也改变了巴彦淖尔当地农业产业格局,项目周边80公里范围内遍布基本农田百万亩,每年产生农作物秸秆近百万吨。而项目发电所需的燃料正是这些未被有效利用的农林废弃物,项目每年消耗燃料约30万吨,这使废弃的秸秆从原本“冬日里的一把火”化身成为当下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增值、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有效途径,让“生态包袱”变身“绿色财富”,实现能源化综合利用消纳。

通过农林废弃物直燃发电,也带动当地农业产业化绿色低碳发展,到目前为止,项目累计消纳秸秆等农林废弃物120万吨,秸秆等农林废弃物收购费用3.2亿元,项目直接惠及当地农牧民,每年直接安排当地380人就业,间接带动周边农牧民就业3000多人,为农户增收近9000万元。

此外,杭龙项目建立“玉清研发创新工作室”不断研发创新,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4项,公司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各项核心指标进入国内一流生物质行业前列。在集团带领下,杭龙项目也将持续创新,不断精进以提升节能减排综合能力,在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国家“30·60”战略目标中展现新作为,贡献新力量。

2023年,龙基能源集团产业进行新布局、新规划,与中国农业大学签署了“生物质低碳能源综合利用技术服务协议”,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开展生物质低碳能源综合利用产学研深度合作。

640_副本+.png

生物质循环产业园示意图

生物质零碳循环产业园项目是双方共同推动的第一个项目,主要以杭龙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为中心,利用杭锦后旗及周边资源优势,建设沼气工程、生物质高值化利用、纤维素乙醇、有机肥等项目。产业园消纳吸收各类有机废弃物,最终产出绿色电力、清洁热能、生物天然气、生物基材料、有机肥实现内部循环产业链。产出的有机肥可有效改善土壤土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被项目回收再利用,实现外部循环,整体实现内外双循环。最终实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实现政府、农户、校方、企业四方发展共赢,共同助力内蒙古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